好文汇 >事迹材料

有工匠精神的人物事迹5篇

在每天的生活里,每个人都会遇到过事迹,对发生的事迹都比较熟悉,我们怎么拟定事迹材料呢,写好人物事迹是能够帮助我们记录人物故事的,好文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有工匠精神的人物事迹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有工匠精神的人物事迹5篇

有工匠精神的人物事迹篇1

徐立平是航天科技集团特级技师,自1987年参加工作以来,30余年一直从事固体火箭发动机药面整形工作,该工序是固体火箭发动机生产过程中最危险的工序之一,被喻为是“雕刻火药”。多年来,他承担的战略导弹、战术导弹、载人航天、固体运载等国家重大专项武器装备生产,次次不辱使命。安全精准操作,工艺要求0.5毫米的整形误差,他却始终控制在0.2毫米内。在重点型号研制生产中,他经常被指定为唯一操作者,在高危险、高精度、进度紧等严苛的生产条件下,经他整形的产品型面均一次合格,尺寸从无超差。

多年来,除带领班组完成日常科研生产任务外,他先后数十次参与发动机缺陷修补型号攻关,并创新实现了真空灌浆、加压注射等修补工艺。在某重点战略导弹发动机脱粘原因分析中,他凭借扎实的技能和超人的勇气,钻入发动机腔、精准定位并对缺陷部位完成挖药、修补,修补后的发动机最终成功试车,保障了国家重点战略导弹研制计划顺利进行,为国家挽回数百万元的损失。为查明某重点研制型号发动机缺陷原因,需要使用金属钻头从药柱表面打孔以取得预定样块,取样部位距金属壳体仅5mm,稍有不慎就可能因钻头与壳体摩擦引起燃烧爆炸,作为主操作的他,一次成功、安全精准取出预定样块,顺利找到病灶,成功攻克型号研制的“拦路虎”。

为解决手工面对面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徐立平带领班组开展机械整形技术攻关,推动实现了包括“神舟”系列在内的20余种发动机远距离数控整形,填补了国内行业技术空白。

有工匠精神的人物事迹篇2

张路明1984年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系电子对抗专业,毕业后到国营750厂(广州无线电集团)工作。他长期扎根专业技术一线,从事无线通信射频电路设计工作,几十年如一日埋头钻研,聚焦军工通信核心关键技术研究、产品研制,先后突破了短波小型化射频信道的“机芯平台”“高速跳频”软切换技术、“抗强干扰”同轴腔体滤波器、“超宽带大动态”低噪声放大技术等数十项关键技术,其中多项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突破了国外在高性能短波侦收、小型化高性能抗干扰电台、超宽带短波通信系统等方面的技术封锁,他参与研制了共4代(模拟、数字、自适应、自动)短波、超短波通信系统数十型号产品,支持了我国在短波、超短波电台等军工通信装备紧跟世界领先水平同步发展。

他从1988年至今负责研制“100w短波自适应通信系统”“__战术短波跳频电台”“舰艇遇险救生通信系统”“125w自适应电台”“软件无线电网关”等多个项目。中国自主研发制造战斗机歼20是国防重器,意义重大且深远。他负责其中“x20机载短波通信设备”项目,指导确定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案。通过试飞验证,该技术方案基本解决了机载短波通信设备发射效率低的问题,较大提升了有效通信距离,满足了飞机远距离覆盖的要求。

有工匠精神的人物事迹篇3

刘湘宾参加工作40多年,在精密加工事业部数控组当了22年的组长,他所带领的团队主要承担着国家防务装备惯导系统关键件、重要件的精密超精密车铣加工任务,加工的惯性导航产品参加了40余次国家防务装备、重点工程、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大型飞行试验任务,圆满完成长征系列火箭导航产品关键零件、卫星、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重要部件生产任务。

他率领团队在行业内首次实现了球型薄壁石英玻璃的加工需求,打通该型号研制的关键瓶颈。研究成果可推广应用于航空、船舶等重要部件的硬脆材料精密加工,为我国新型防务装备、卫星研制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他还通过持续创新改进工艺方法,开展了大量试验,成功将陶瓷类产品的加工合格率提高到95.5%以上,加工效率提升3倍以上。

刘湘宾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先后完成“半球动压马达柔性制造系统改造”等管理创新、技术创新18项;累计提出合理化建议100余条,涉及生产管理、工艺技术、减本降耗、安全生产等多方面内容,并依据此合理化建议优化工艺50余项;22项攻关成果和研究课题解决了公司最关键最迫切的.技能难题,创造直接经济效益百余万元。

有工匠精神的人物事迹篇4

施品芳在加工国产大型客机c919的气密试验接头。这一个零件他足足做了两个多小时。背靠车床,一身工装。凝神专一,技近乎道。任何一个工业时代的故事中,都少不了工匠的身影。

工匠精神并不是个新词,在德国、日本、瑞士等发达国家,正是因为工匠的坚持专注,正是因为对产品完美形态的不断追求,才最终生产出举世闻名的精品。无论瑞士手表、军刀,还是日本的家用电器,德国的汽车,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据统计,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这些长寿企业的出现绝非偶然,工匠精神在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日本,工匠被称作“职人”,而“职人精神”也贯穿到各行各业。最近几年,大卫·贾柏所拍摄的纪录片《寿司之神》风靡网络,讲的就是东京银座一家看上去很普通的寿司店主小野二郎的故事。这位全球最年长的米其林三星大厨,终其一生都在捏寿司,始终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和学徒们。

“你必须爱你的工作,千万不要有怨言,你必须穷尽一生磨练技能。”片中,在小野二郎的店里做学徒,必须首先学会拧毛巾,直到完全学会了拧毛巾,才能碰鱼,然后才是用刀。十年之后,才开始学煎蛋。正是这看上去极其严苛的标准,才让这家店誉满天下,“米其林指南”为其打了三颗星,意味着这个餐厅“值得特别安排一趟旅行”去造访。

在欧洲,德国的学徒传统,确保了这个国家始终有着最优秀的工匠。作为制造业强国,德国始终坚持“双元制”的职业教育体系,在小学生小学4年毕业之后进行一次所有人才的“分流”,许多学生进入通往职业教育方向的中学,最后经过职业培训后就业,或者进入高等院校——应用科学大学深造。德国政府还规定,德国企业有义务提供职业教育的培训岗位,这确保了学生可以有机会跟着有经验的技师学习一手实用知识和技术。

与此同时,在德国工程师是非常受尊敬的职业,也有着不菲的收入,这激励了更多人选择这样的职业。工匠精神贯穿在大企业和各类中小企业中,以质量为生命,以质量赢得声誉,不断打造质量最高的产品,而不是追求所谓的“物美价廉”。

在瑞士,制表商对每个零件、每道工序、每块手表都以一丝不苟的完美主义精神打造。这个没有独特资源的国家,如今成为全球最富有的国家之一,观察者认为,工匠精神在其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对机械表精密度的高要求,几乎使得瑞士手表霸占了全球市场。据了解,有一些手表,其中零件可达七八百个,即使是顶级表匠,一年也只能造出一个。

实际上,中国历史上,有过对“工匠精神”的绝佳比喻。

?庄子》中记载了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一个叫丁的厨师给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所靠着的地方,脚所踩着的地方,膝所顶着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声,刀子刺进去时响声更大,这些声音都合乎乐曲的节拍。

传说当然只是传说,但这背后对于技术精益求精的追求,却是中国历史上绵延不绝的一笔精神财富。在璀璨的中国文明中,无数巧夺天工的珍品,正是工匠们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的产物。这样的追求,曾一度在对量的追求和低成本的追求过程中,被人们忽视过。如今,这精神正在重新焕发生机。

有工匠精神的人物事迹篇5

“学技术是其次,学做人是首位,干活要凭良心。”胡双钱喜欢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这也是他技工生涯的注脚。

胡双钱是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的高级技师,一位坚守航空事业35年、加工数十万飞机零件无一差错的普通钳工。对质量的坚守,已经是融入血液的习惯。他心里清楚,一次差错可能就意味着无可估量的损失甚至以生命为代价。他用自己总结归纳的“对比复查法”和“反向验证法”,在飞机零件制造岗位上创造了35年零差错的纪录,连续十二年被公司评为“质量信得过岗位”,并授予产品免检荣誉证书。

不仅无差错,还特别能攻坚。在arj21新支线飞机项目和大型客机项目的研制和试飞阶段,设计定型及各项试验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特制件,这些零件无法进行大批量、规模化生产,钳工是进行零件加工最直接的手段。胡双钱几十年的积累和沉淀开始发挥作用。他攻坚克难,创新工作方法,圆满完成了arj21—700飞机起落架钛合金作动筒接头特制件制孔、c919大型客机项目平尾零件制孔等各种特制件的加工工作。胡双钱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称号。

一定要把我们自己的装备制造业搞上去,一定要把大飞机搞上去。已经55岁的胡双钱现在最大的愿望是:“最好再干10年、20年,为中国大飞机多做一点。”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抗疫人物先进事迹5篇

写典型人物事迹材料5篇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5篇

感动中国人物张桂梅事迹心得体会5篇

双有先进单位事迹材料5篇

学模范人物事迹材料5篇

科学家精神的心得体会5篇

看劳动精神的心得体会5篇

传承铁人精神的心得体会5篇

抗疫情的精神心得体会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21603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