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到了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认真对待写心得体会这件事,经常写心得体会也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篇幅可长可短,以下是好文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医务科工作人员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医务科工作人员心得体会篇1
学习《医学人文概论》这门课程,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医学。医学不仅仅是一门自然科学,也不单单是一门社会科学或者人文科学,医学是三者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一门以人作为对象,以人作为根本的学科。医学以人为根本主要体现在对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上,照顾病人,治愈病人,医学所做的不仅是救治病人,更重要的是抚慰病人被病痛摧残折磨的内心。而医学人文即是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所集中体现的“以人为本”,重视、尊重、关心、爱护病人的一种仁爱精神。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商品经济迅猛发展,社会上种种不良风气诸如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道德观念,索贿受贿损害患者的违法行为,对医学院校学生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医学院校在平时的授课中应当更加注重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把良好的医学人文素养,高尚的医德医风传承下去。作为一名未来的医务工作者,不仅要求我们拥有高超的技术,而且需要我们保持一颗博爱之心,面对人世的疾苦,我们必须能正视它,必须去治愈它,必须帮助那些饱受病痛折磨的人们。也许我们不能做到起死回生,也许我们不能做到妙手回春,但是我们能保持一颗关心病人,爱护病人的仁心,只有拥有的这样的一颗仁心我们才能展现我们的仁术。所以,现在我们接受医学人文的洗礼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现在的医学人文教育,就是在为我们将来怀有一颗仁心打基础。
记得老师在开课后不久给我们介绍过《大医精诚》这本医学著作,回来之后特地在网上查阅了一下,这是唐代名医孙思邈所著之书,此书是论述医德的一篇重要的文献,作为一名医学生,必读此书。《大医精诚》论述了有关医德的连个问题:第一是精,即要求医者拥有精湛的艺术,认为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第二是诚,即要求医者拥有高尚的德行,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之心,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且不得“恃己所长,经略财物”。总结起来就是说行医治病救人的人,不仅要技艺精湛,还要能站在病人的角度,替病人着想,诚心救人而不是用贫富来衡量病人。看了这篇文章我受益匪浅,文中关于为医的一些观点十分值得我们医学生学习,比如文中提到,凡是品德医术兼具的医生,在治病时一定无欲无求,心无杂念,首先表现出一种同情的心情,救治时也不会管他贫富贵贱,老幼美丑,对待病人像是对待自己的亲人,看到病人烦恼就好像是自己烦恼一样,全心全意地救助病人,像这样的一名医者才是百姓心目中的好医生啊。
才不近仙者不得为医,德不近佛者不得为医,为医者唯有德才兼备,方能济天下,也唯有德才兼备者,方可承大医之名。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中,出现了一代又一代的医学大家:扁鹊济世救人敢于直言;华佗广施人道不分贵贱;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以拯救天枉为己任;李时珍遍尝百草,为后人留下《本草纲目》这部医药圣典,像这样的名医还有很多,他们以德修身养性,用行动诠释了他们毕生恪守的信念。千年前的古人们用行动告诉了后代子孙何谓德,千年后的今今天,当代军医华益慰用一份执著、满腔热枕实践着医乃仁术,无德不立的观点;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三餐温饱、四大皆空的裘法祖也用实践告诉着我们医德的重要性。
然而现实总是很残忍,如今许多医生都在利益的驱动下,忘记了当初举起紧拽着右手许下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忘记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重负,忘记了医生不仅仅是一项职业,更是一种责任。他们看到的,只是病人身上器官,甚至只是金钱,唯一关心的只有病人能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好处,而忽略了病人也是人,病人需要的是一种关怀,一种尊重,而大部分的医务工作者缺少这种抚慰病人,关心病人的心灵,导致了很多医疗纠纷的发生。在这方面,我们一定要吸取教训,尽心尽力照顾每一位病人,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多替病人着想。
有句话不是这样说的吗:“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我相信只有我们多站在病人的角度,给予病人人文关怀,尊重病人,把病人当成我们的亲人来对待,医患关系一定能得到改善。我坚信,病人和医生相互理解的时代终将到来。
医务科工作人员心得体会篇2
做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要学习医学楷模——朱宪彝先生。
朱宪彝教授既是一位杰出的医学家,又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在他行医的生涯中,勤奋和进取始终伴随着。从刚入协和医学院学习用英语听课、讲话,到被世界尊为钙磷代谢之父,都体现出一代名医求知的努力。朱老以对医学的浓厚兴趣和不断钻研精神,克服实验条件差,仪器缺,提出科学的钙磷代谢理论,并首先命名“肾性骨营养不良”,其科学实验得到的详实资料和科学结论,为国际权威著作一再引用,在临床工作中,朱老同样表现出严谨的作风,例如,为了验证一患者尿液中的肌酐量究竟多少,竟亲自查看检验过程的每一环节,直至找到根源。
朱老嗜书如命,他每年工资的四分之一用来购买各类图书,他的节假日基本上都是在图书馆或书桌前度过的,直到去世,他的读卡片也逾10万张,作为一名教育家,他以身作责,临床中亲自查房,讲解,主持临床病理讨论会,而且在他的努力下,天津医学院开始筹建,从此一大批优秀的学者、教授走出这所院校。
为医学事业奉献了一生的朱老教授在他临终之际,把自己的遗体、三万元存款、多年的学术资料和书籍、居住多年的别墅都献给了天津医科大学,为辛勤耕耘多年的学校、为深爱的医学事业尽了最后一份力量。
他的尸体现在天津医科大学医学伦理教育基地的展厅中,供更多的学生更好的掌握人体解剖学,更多是他的这种无私奉献精神,给后来的医务工作者树立榜样。
虽然我没机会去这位老先生创办的学校去读书,但又荣幸,我读到赞扬这位老先生为医学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医学事业无私奉献感人事迹。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我觉得自己是那么渺小,无知。朱老的壮举不仅在国内是罕见的,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的,体现了朱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我们都要把被社会和环境侵蚀的心灵彻底洗礼一次,把一些不良的作风从新整顿一次。目前社会上少数人为了个人私利贪赃枉法,利用权力侵吞国家和人民财产的呀,他们活着是在做人类的罪人。所以,不仅我们需要向朱老学习,全社会的人们都应该学习朱老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只有全社会的人们都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无私奉献、刻苦努力,我们的国家才能更快地发展,能在不久的将来让中华民族,傲立在世界的东方,成为综合国力最强大的国家。
医务科工作人员心得体会篇3
作为一名医疗卫生工作者,身上所肩负的最重要使命是救死扶伤。但我们的工作以及工作相关联的一些活动都不仅限于救死扶伤,保稳定、促发展、慧民生不仅只是简单的一句口号,目前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
1、工作态度方面,每天面对不同种类的病号,客观存在着主体素质不同的问题,当工作量加大时,难免会有工作态度不是很友好的状况出现。
2、思想认识上,往往从小事或个人角度看问题,只以自己的单纯工作看待病号,并没有上升到是为社会稳定与民生改善而工作的境界,熟不知每个岗位都涉及到民生与社会稳定。
3、实际行动中,在思想认识中存在的这些不足,正是成为工作中作风散漫、服务态度偏差以及职业道德没有提高。
作为一名护士,工作以及把控全局方面不需要像领导那样苛求,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例如仔细核对病号用药,打针.多一些安慰的话。便是与民最大的方便与岗位职责的体现。
工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与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的职业要求存在着这些巨大的差异。首先需要的是我们正视问题,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是“正确认识矛盾是彻底、准确解决矛盾的根本前提”。基层医护工作者自身特点,群体职业种类单一,人们最基本的的诉求是实惠、及时治愈;对自身身体状况认识不足,或者是有认识但不够重视,总以小病贯之,这就需要我们认真、负责的将自己所确定的病情告知患者。护理工作亦是如此,对于广大救治对象是农民以及留守儿童的这一特点,我们特别需要的是耐心、细致、以及温馨的提醒。
其次,提高思想认识。在所有强调责任、奉献的岗位都会提及思想层次的升华,这并不是一句空话。前面提到每个岗位都或多或少的促进发展、民生的惠及及发展的连续不仅表现在经济收益的提高也是人的全面发展、提升。我们的工作很简单,打针、换药、辅助手术。若是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倒体现不出来工作的重要,但若稍有闪失,难保会影响稳定,对于民生惠及就无从谈起,不是吗?
再次,克服工作中的难题,护理工作从本质上来看是整个医疗的扫尾阶段,貌视简单,没有抢救工作那么重要,实则不然,对于损伤程度不同的病号,我们的策略也是不一样的,但最重要的是和蔼的态度以及对病号情绪的调控。对于那些素质有限的病号我们不应和其计较,完成本职是我们的目标。
在新的形势下,社会、国家赋予医疗战线上的广大职工新的使命,牢记发展、稳定、民生不仅是整个国家的行动方向,也是广大劳动者的职责所在,我们所要做好的就是转变自己的工作作风、克服实际困难乘风破浪。
医务科工作人员心得体会篇4
1、做科研需要较强的创新探索能力
其实很多人在做科研时碰到的第一个难关就是选题,选题对做科研非常重要,甚至关乎着整个课题能否顺利实施,得到理想的结果,选题万不可草率。在学生时代,我们大家都有导师,很多时候都是直接做导师的子课题,在选题上并没有费多少心思。但是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需要独立搞科研的时候,选题就是一件很伤脑筋的事。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有较强的创新探索能力。其实我们的身边,课题无处不在,就看能否去发现、去捕捉。我们要带着思考去学习和工作,学会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找到科研的切入点。要学会创新,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入个人的想法,得到新颖的立题。
2、做科研需要勤奋学习
书到用时方恨少,对于科研而言,查阅海量的文献是必须的。看文献也讲究技巧,要多读高质量的文献,平时一定要大量阅读和自己方向相关的前沿文献,一定要紧跟前沿性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这样有利于自己实验方法的改进和思路的打开;同时可以提高写作论文的能力,特别是遇到一些经典的表达,比如摘要,图片描述,实验结果和理论模型比较等的句子可以总结整理出来,之后打印装订,有时间就翻翻看看,定然受益匪浅。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读文献的数量要多,厚积薄发、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读文献的范围要广,百花齐放、博采众长;读文献内容要新,了解形势、与时俱进;读文献要有侧重,重要文献,精益求精、汲取营养。只有多读文献才能有活跃的学术思想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大多数研究生对导师都很佩服,认为导师无所不知,因为导师曾经看过的资料很多,导师见到的事同样也很多,导师在科研上用的心思更多多。我们常说道的读天下书,知天下事就是这个道理。你学习了,你知道的东西就多,你学习了你的思路就开阔,你学习了你就知道我的实验怎么做。科研由勤奋而专精,由玩乐而荒废。
3、做科研要善于付诸实践,有了想法就行动。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通往知识的唯一道路,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事实证明,我们每天付出的大量科研时间和辛苦没有白费,我们获得了知识,取得了成绩。有所尝试,就等于有所作为。付出的时候,不要期待回报,否则一颗心老是牵挂着结果,反而很难有收获。做实验的时候,不要一直想着一定要有什么结果,一定要成功,分心往往会出现问题,相反只要踏踏实实的做,结果一定会不错。万事开头难,迈出第一步是最艰难的'。
4、做科研需要有坚定的信念。
认准一个目标,迎难而上,尽自己最大努力,解决问题,不达目标,誓不罢休!如果信念不坚定,没有固定的目标,这儿做几天,换个地儿再感受一下,觉得不行再从其他方面试试,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见异思迁,永远都做不好科研。想做好科研要能够知难而上,碰到问题要及时沟通,想尽办法解决。只有不怕困难,面对科研任务积极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在困难面前不低头,长时间想办法解决科研中的各种难题,才能够取得成功。一个好的科研工作者能够想办法克服科研中各种困难,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对克服科研中各种障碍的自信心。
医务科工作人员心得体会篇5
据央视新闻消息,2月22日,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全面落实进一步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广大医务人员义无反顾冲上疫情防控第一线,为保护人民生命健康作出重大贡献。当前全国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时期,医务人员工作任务重、感染风险高、工作压力大,各地各有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对他们的保护、关心、爱护,加强各方面支持保障,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始终保持强大战斗力、昂扬斗志、旺盛精力,持续健康、心无旁骛投入战胜疫情斗争。
为支援湖北一线医务人员党中央又出台暖心政策,不仅仅临时性工作补助标准提高1倍,同时薪酬水平提高2倍,扩大卫生防疫津贴发放范围,确保覆盖全体一线医务人员。这样的新闻事件出现全国广大网民纷纷叫好,在战疫这一特殊时刻,对特殊群体就要硬核关爱,并且这些关爱,广大百姓只有更多的支持和理解。
战疫全国很多医务人员纷纷请愿或者奉命出征湖北,去那里支援湖北人民打赢新冠疫情攻坚战,在这场与死神的对垒中,他们如壮志出川,肩负使命,胸怀大义,报效祖国和人民,慷慨向前。在这场战役中,我们很多可爱可敬的医护人员没能幸免于难,感染了新冠肺炎疫情,还有一部分医务人员因为感染疫情虽说经过卫生部门的全力抢救,最终还是离开了我们,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协和江南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彭银华,如果不是新冠疫情出现,他此时正在度婚假,可是疫情到来,他义无反顾地来到了第一线,参加战疫行动,年轻的生命却被无情的疫魔夺去,而他的妻子此时已经怀孕。
在2月23日,协和江北医院/蔡甸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医生夏思思,也因为在一线上战疫,被无情的疫魔夺去了生命,她的生命定格在29岁,而她的孩子才两岁多一些。先前还有好几位医护人员因为在战疫一线逆行,失去了他们宝贵的生命,他们的献身精神,难道不值得国家和地方政府嘉奖吗?
在一线上战斗的医务人员,牺牲的,广大百姓一直呼吁希望国家能够评定他们为烈士,政府有这个政策,人社部门也将落实工伤待遇,同时有很多地区的政府部门出台政策,其子女在中考时,会加分,有10分,20分的,有的省市甚至加分至30分。在今天党中央再出台政策,给他们加薪,在职称评定上要进行倾斜,这都是他们付出应该得到的。这些政策的落实,更能够激励他们干劲更足,更能够体现中央政府对他们的关爱,全国人民对他们的热爱。
为援湖北一线医务人员加薪,硬核关爱,打造时代不同的美景。相信这些措施的落实,我们的战疫行动更会进行得气势如虹,让中国力量全面彰显。
医务科工作人员心得体会篇6
__年7月27日,在负责人___大夫的组织下,儿科每位大夫认真严肃的学习了医院下发的文件大医有魂记医学专家华益慰。当读到一些感人至深的事迹时,有些大夫眼里禁不住热泪盈眶。
华老从医56年来,始终以党和人民利益为重,以服务人民为己任,凭着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向每一位病人无私地奉献着自己,即使在生命危重之际,还毅然立下捐献遗体的遗嘱,为祖国医学事业做贡献。这实在是让我们自叹不如。
虽然我们也在以不辱医生的神圣使命标准要求自己,但毕竟我们才工作五年十年。我们不知五十年后,自己是否还能一如既往地保持这份责任,在这个社会大环境正逐步产生越来越多的负面现象和腐败现象时,是否还能一如既往地保持这份神圣。
学习了华益慰主任的感人事迹后,我们体会到了华老一生的不易。他的事迹为我们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旗帜,引领着我们前进的方向,坚定了我们努力做一个有道德、有益于人民、扬荣弃耻、无私的人的信念,更坚定了我们努力做一名珍爱生命、心系患者、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名副其实的白衣天使的信念。
医乃仁术,无德不立;大医有魂,生生不息。任何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做出过贡献的人,人民与国家都会记住他的名字。让我们都为自己规划出一条有意义的人生之路吧!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