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汇 >心得体会

南京,南京读后感7篇

读后感的写作可以激发我们对文学作品的思考和探索,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与他人分享,促进交流和思想碰撞,下面是好文汇小编为您分享的南京,南京读后感7篇,感谢您的参阅。

南京,南京读后感7篇

南京,南京读后感篇1

我是一个受过传统教育的人,读小学时,当我戴着红领巾去给烈士扫墓的时候就想象着: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烈士的鲜血染成的;在中学,当我戴上团徽那一刻!心里就想象着当年那些热血青年,是怎样在群众集会上慷慨陈词;从读大学时的入党,到现在已经三十多年了,我依然可以把自己在党旗下的宣誓倒背如流。

自从看了;以后,我对小时候受到的传统教育产生了一点怀疑,那年月,我们是唱着东方红,看着;,;一天天长大的。我们把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完全归罪于蒋介石的不抗战。可是,看完了;以后,我知道了当年的蒋介石并不是不抗战,而是消极抗战。当然,蒋介石假如真想抗战,那么,他那几百万有美国援助的军队是可以拒敌于国门之外的。但是,当年蒋介石的心头大患根本不是日本军队,而是一天天成长壮大的中国共产党。所以,他的主观上就产生了一种'攘外必须安内的'混蛋逻辑,也就是这种混蛋逻辑使徐州,南京,上海,武汉一个个都相继失守。而且,随着这些城市的失守,蒋介石也失去了民心。失去了天下。相反,我们中国共产党以人民大众为基础。最后,赢得了民心,也赢得了天下。但是,看过了;以后,我知道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国民党的军队也是功不可没的!我这样说不是给蒋介石正名,因为,在当时抗日战争的主战场始终是国民党军队抵挡着敌人的正面进攻。我们共产党,八路军主要是在敌后打游击。我查过一个资料,八年抗战,我们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一共才消灭日本鬼子十一万人。然而,一个台儿庄战役,国民党军队就消灭日本鬼子几万人。那么,整个抗战期间,国民党军队又消灭了多少日本鬼子呢?这个数字,我没有统计过,但我想一定会比十一万这个数字大。

南京,南京读后感篇2

南京大屠杀一件令中国人民心寒的事;

南京大屠杀一个中国人民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

南京大屠杀一个骇人听闻的名字;

南京大屠杀使南京变成人间地狱的真正元凶;

南京大屠杀一座千古奇耻的纪念碑;

南京大屠杀300000中国人生命的终点;

南京大屠杀一个“国穷民穷被狗欺”的有力见证。

1937年12月13日,一个可怕的身影--南京大屠杀充满了南京的每个角落。日军一支毫无人性的军队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周的血腥屠杀。他们采用种种灭绝人性的手段来残杀中国人民。昔日繁华的南京城尸堆如山,血流成河,大街小巷,防空洞里,处处都有中国人民的尸体,顿时,南京城成了人间地狱,魔鬼的天堂,侵华日军在中国,在南京留下了人类历史上最野蛮,最可耻的一页。

更可恨的是日本现在将当时残杀我国军民的铁证事实美化了,戏称那是为日本增光,光宗耀祖的事!

现在,中国强大了,在世界上也有了一定的地位。我们这一代是中国的希望,中国未来的支柱!我们现在要好好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用知识这一台"大型起重机"将中国托向辉煌的明天!

中国当初为什么那么弱?为什么任一条疯狗在她身上留下无法治愈的伤痕?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只有知识才能洗去那千古奇耻。

无论是什么记忆,什么事件,都会过去,都会忘记。但是,过去不等与被抹杀,特别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耻辱,中国人民的灾难,更不能随着记忆流失。

那历史的一幕幕,时时告诉我们:勿忘国耻!

南京,南京读后感篇3

中国是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有富饶的土地,咆哮的黄河,奔腾的长江。还有那勤劳勇敢、善于创造、勇于开拓的人们。我为我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我深深地爱我的祖国。

但是,你可知?这美丽的国都曾经经历了多少腥风血雨惨酷的事件,1937年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陷落,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数月的大规模屠杀。其中日军战争罪行包括抢掠、强奸、对大量平民及战俘进行屠杀等。屠杀的规模、死伤人数等没有世界共同认可的数字,但一般认为死亡人数超过30万。这就是历有名的南京大屠杀。30多万人口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天文数字啊?,一个小小的日本人口都还不到1亿都敢来侵略我们中国、对我们中国进行大屠杀,可想而知,我们中国当时是多么的贫穷、多么的落后。

从《南京大屠杀》也可以看出当时中国的一些情况,也让我们看到了“落后就要挨打”的残忍事实。更让我们记住: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战争是残酷的、无情的、恐怖的。所以,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要了解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是很多代人民用鲜血换来的。

“1937年12月13日”一个需要所有中华民族的人牢牢记住的日子。短短六个星期,南京,一座美丽的六朝古都,沦为人间地狱!泯灭人性的日本兵在这美丽的地方却干着杀人放火,烧杀抢虐等丧尽天良的坏事。你们,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你们还配披着这身人皮吗?你们还有最初的人性吗?哪个人不是爹妈生的,你们难道是从石头里蹦的?就那么铁石心肠?三十多万无辜的百姓和放下武器的士兵,杀得几乎一干二净,仅存的几个逃生者,也都是从死人堆里逃出来的,为什么杀他们,俘虏政策呢?我们中国可曾杀过日本俘虏?自己吃树皮也没亏过俘虏。是,你说我们傻,但我们有良心!做过的事都不敢承认,你们比起德国,差远了!

没有读过《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之前,我的脑海里对这段血色的记忆是一片雾蒙蒙的空白。当真正了解了那段血腥残忍的历史后,我心里一直压着块石头,想哭,却怎么也哭不出来,心压得更加难受了。若说文字是历史的旁白,那一张张真实的照片,却是最好的答复。无数的照片将我带入那个时代,无数的杀虐仿佛就在我眼前发生,如电影一般,清晰可见。

无声的呐喊。像在控诉日本的罪行。“杀光、烧光、抢光”是当时日军的三光政策,从名字来看,就知道这绝非是什么好词。“杀光”?三十多万死去的同胞替你们证明了!只是杀吗?你们是以杀取乐!将无辜的人虐的生不如死,却不肯结束他们的生命!“抢光”?你们抢得还不够多!大量的书籍、古玩、字画……带不走的便烧成一片废墟,你们抢走的不仅是中国的文化财富,还是你们做人的底线。“烧光”?这都不需要说明,看看那些战争后的断垣残壁吧,原来的南京是六朝古都,文化名城,现在呢?一片废墟!

也只有日军才会做出这样的事,感谢当初帮过南京的外国友人,是你们在大难逼近的情况下,挺身而出,才使日军没有杀害更多的无辜百姓。感谢你们当初坚定的意志,你们就是南京难民的“活菩萨”!

上帝永远不会让坏人逍遥法外的,作出的坏事迟早要还。1946年1月19日,多么好的日子啊,你们受到了应有的审判。松井石根、向井敏明、野田毅、谷寿夫……你们不会名留青史,而是遗臭万年,被世人所不耻。你们的子子孙孙都会感到惭愧。死,只能是对那三十多万亡魂的解释。死,能偿还你们曾经犯下的孽,带给人的伤害吗?为什么否认历史?是心虚了吗?你害怕了,所以才极力否认。为什么不能像德国一样呢?大方承认,赔个罪,真有那么难吗?比你捏造历史,扭曲事实。还难吗?“忘记历史,等于第二次屠杀”既然你不承认事实,那就让那个我把它牢记。那照片里饱含万千思绪的双眼,,那双经历了怎样事情才会有如此复杂神情的眼,会让我铭记你们从1937年7月7日到1945年8月15日在中国犯下的种种罪行。谢谢那些日本的正义人士,你让我明白一个民族不是坏人居多的。他们不承认,没关系。因为“忘记历史的人,终将被历史所遗弃”

让我们在12月13日哀悼祈祷,祭奠在战争中死去的同胞。表明我们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牢记历史,远离战争,珍爱和平”短短12个字,却包含了一个国家对和平的渴望,这12个字,是我永远不忘的。

愿天下能和平相处,再无战争!

以史为鉴,不忘初心

时光可以带走一切,但却带不走镌刻于心的伤痛;岁月可以淌平一切,却淌不平内心那凹凸不平的伤痕。弑国之耻不可忘,请以史为鉴,不忘初心!

——题记

“今日中国的悲催,是大多数年轻人选择性的忘却了那段坎坷岁月,遗忘了曾经所遭受的苦难,盲目而又自私的心系自己!”——这段义愤填膺的文字,便是我对张纯如认知的开始。

黑白照片中的女孩朴素至极,正值花儿一般的风华正茂,脸上却有着与同龄人格格不入的敬畏严肃之意,乌丝似远山般泻下,却又似丁香般的惆怅忧郁。

人们很难想象的到,一个成长于美国的华裔女作家,竟然以如此贴切而又负责任的立场,以如此公正而又清晰的逻辑,不惜翻越各个国度,呕心沥血的搜寻茫如大海的史籍,用手中刚正不阿的坚笔,向世界真实而又裸露的揭示19世纪中中华民族所遭受到的种种不公!以自己宝贵而又短暂的36年光阴作基垫,书撰出这一部以森森白骨为路,以殷红血水承注,痛苦欲生却又不愿再提起的屈辱岁月 ——《南京大屠杀》。

第一部分:昏暗的六周

“日军的飞机一次又一次的回旋在昏沉的南京上空,昔日的繁荣昌盛皆以作灰飞烬,身首异全的死尸随意的丢弃在破败的城墙下,昔日的茵茵绿草已被蜂窝般的弹坑取代,血流长河,遍地疮痍,可怜中国的万壁江山,此刻却被这群无礼而又凶残的野狗们像草纸一般蹂躏!……”

每每读起这段,心中便似无边野火中烧,似万蚁钻心般疼痛,一股无名怒气冲击着血脉,膨胀,鼓涌!似涨满河槽的洪水,一遍又一遍滚涌,翻腾!

我不知晓,这群暴殄凶残,丧心病狂至无法无天的帝国主义侵略狂徒,当他们手中沾满无辜鲜血时;当他们尖锐的长刀刺进一个个鲜活的胸膛时;当他们做出连天主都无法容忍的,令常人无法想象的变态虐行时……是否心中有过一丝怜悯,一丝羞愧或是极少的忏悔?

第二部分:黑暗中的微光

日军卷席过后的南京,生灵涂炭,遍地尸野,厚重的血腥味弥散在法西斯残暴帝国主义的黑暗爪牙中,悲凉而又沉痛。

一幅飘扬在金陵女子学院的红十字会赤旗,却为困散于战火阴霾中的人们照进一缕微光!有着不同肤色的异国朋友,于这火光交错的南京城筑起南京国际安全区。置个人于水深火热,而却执着地用自己单薄而又强硬的身体,拥抱着一个又一个受惊的灵魂!

这或许令人不解,但也许正如《拉贝日记》中所阐述的:“日本人是无情无义的生物!我同情中国人,却又怨恨于这沉默的社会,他们竟可以如此忍心的看着一个美丽的国家被炮火吞噬,我不能放弃,我要用我的臂膀去紧握住这个我深深眷恋着的美好国家。”

直至读完这段沉重的历史,我的心依旧不能平静。我震撼于张纯如如此透彻而又直白客观的历史叙述;我心痛于倒在冰冷刀鞘下的遍地孤魂;我愤懑于帝国主义者所做出的一系列灭绝人性的残酷暴行;我同时也欣慰于在国破山河之际外国友人义无反顾的救赎……

这本书给予我的感触实在是数不清。

时光飞逝,四海之内,万物皆新。

今日的中国与旧时早已大相庭径;今日的中国,是世界名族之林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今日的中国,是盘踞在神州大地上气魄潜藏的东方巨龙;今日的中国,是一个国富兵强,太平昌盛的美好国度……

我钟爱我的祖国,我眷恋这个生我育我的炎黄大地,我敬畏于祖国的繁荣强大!

“少年强则国强”,我希望中国千千万万的青少年能像我一样,切身周济历史的漫漫长河;去铭记过往的峥嵘岁月,去品尝其中的血泪相融,将和平的橄榄枝头撒向世界,时怀报国之志,胸装发展蓝图!

此之谓“以史为鉴,不忘初心!”

南京,南京读后感篇4

整个南京城堆满的是无辜人民的尸体;流着的是被杀人民的血水;燃烧的是侵略军兽性的邪火。然而,要使繁华的南京变成这般景象,却只花了侵略军一周的时间。“多么顺利!!”日本军铁定会叫到。

记得鲁迅在日本留学的时候,曾看过这样一短片子。一批百姓被推入土坑活埋,惨叫的使中国老百姓,杀人的是日本天皇军,凑热闹的是中国同胞,准备下批活埋的中国同胞,还夹杂着幸灾乐祸的笑声.就在这样的....情况下,30万人民一批接一批的被侵略军杀死......“这不是真的!”我当时会想。“我的同胞就这样的思想?!”鲁迅会想。“一群卑贱低下的民族!”日本学生会想。

30十万民众,竟打不过一小团日本侵略军。没有一根棍一把刀指着侵略军的鼻子,说:“滚回你们老家去!!”日本真幸运,没有遇到像南斯拉夫一样的人民。

不久前曾看过有一位同学报道了这样一件事件,内容是这样的:一日本青年在酒吧调戏殴打中国女名星,被打的是中国女明星,庆祝的是日本青年,若无其事喝酒的是中国同胞,道歉的是酒吧老板。这一事件我虽不知何时发生,担却与南京大屠杀多么相似啊。在中国的国土,受伤害的是中国人,伤人的是日本人,无动于衷的还是中国人。事隔半世纪后,又历史重演。麻木,这就是中国人的思想么?日本就这样才欺负我们中国的。

我有一个人生中最大的耻辱。在我六年级时,我和我一个goodfrieng去上辅导班,有一次,我那朋友与别的同学打架,我居然还在那若无其事的看书。

不知在哪有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中国人一条龙,一个日本人一条虫,三个中国人一条虫,三个日本人一条龙。

我以此为辱,也希望整个中国以此为辱。觉醒吧,麻木的中国人!

南京,南京读后感篇5

刚出北京的飞机,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太热了,空气太闷,在北京的太阳低下,我最想的就是回到西畴,因为西畴虽不发达,但它很清静,并且凉,万里白云蓝天,而北京却是一个飞烟气万里无云的地方,回头想想还是自己的故乡好。

军人们纷纷倒血泊里。未了,他们还还端着步枪检查有没有活的,一旦发现活的就用枪把他胶打死。看到这里,我愤怒极了,真想端上一挺机枪,把日本鬼子一个个都消灭,好为死去的.中国军人报仇雪恨!唉!只是我不能—没有出生在那个时代。我翻来覆地想:当时10万大军为什么打不过日本鬼子呢?为什么日本鬼子能在南京胡作非为呢?这些问题我百思不得其解,看完影片后,我才逐渐明白了。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当时的主权者都怕死,只顾个人逃命,如果他们领着10万大军阻击日本军队,美丽的南京也不会有此劫难。可是他们各逃各的,而不是组织起来,共同对敌。第二,当南人民处于无zf状态,日本鬼子来了,他们还是逃了,第三当时的武器也太落后了。我军用的是老步枪,而日军用的却是飞机大炮,这怎么能抵挡得住呢?想到这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想,如今我们中国虽然在世界上属于一个大国,但不是一个强国,与世界发达的、国家比起来,还是很落后。如是我们满足于现状,不加倍努力,就很难赶上发达国家。历史上有教训告诉我们:落后要挨打,但是当前,很多同学都认为,学习有什么用用呢?考不上大学照样要挣大钱,照样能过上好日子,所有同学整天玩耍、闲逛、打游戏机,把美好的时光都浪费掉!这样下去,我们的国家是否还会再经历一次“南部大屠杀”的劫难呢?从那时,我要发奋学习,腐认真读书,长大了学各种本领,为祖国强大出一份力。

南京,南京读后感篇6

一个无辜的声音在绝望中呼喊着,地上洒满了鲜红的热血,天空已没有之前那么碧蓝,花草也没有之前那么芳香。空气中弥漫着炮弹激战过的硝烟味,浓烈的尸臭与血腥味,一个悲惨的世界浮此刻眼前。

1937年12月13日,想必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这天吧!这天是咱们中国人的耻辱,日军攻击南京城。我以前看过这部电影,当时我是怀着沉痛的情绪,迈着沉重的脚步走进电影院。正因我早已感受到南京大屠杀的死亡气息。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站南京城,对手无寸铁的南京民众进行了长达6周惨不忍睹的大规模屠杀,他们还将南京民众以铅丝捆绑,先用机枪扫射,再用刺刀乱戳,最后浇以煤油,纵火焚烧。“劫后的南京,满目荒凉”日军杀害活埋共30多万人。看完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心几乎走向崩溃的边缘,胸中热血沸腾,掀起阵阵心潮,似乎有千言万语,却一言难尽。我仿佛身在那个世界里,眼睁睁地看着南京青年被杀害,小孩被无情的日军用炸弹炸死,而我却无能为力。他们把孕妇腹中的孩子刺死,我替那个还没有见到这个美丽的世界就被死神召唤的婴儿感到哀伤,替那个快要做母亲的孕妇感到痛苦。被抢走的牲畜无奈的叫着。我恨日军,恨他们的冷酷无情,卑鄙,无耻,下流。每一次的枪声仿佛子弹射入我的心脏,每一刀的刺杀仿佛我的心脏感受到了刀的冰凉,当南京民众被日军用机枪扫射而倒下时,仿佛在我心上的伤口洒上一把盐。看到我军成为日军的俘虏,我的灵魂早已飘逝。南京大屠杀中受害者让每一个中国人感到

悲愤,哀伤。但是,痛恨有用吗?咱们能改变历史吗?难道咱们要对日本用报复的形式来发泄自我的悲愤吗?不,都不可能,日军以为一次屠杀就能让中国向日本屈服,他们妄想,中国式一个有骨气,有志气的国家,怎会向他们永远低头。随着时代的改变,咱们生活在和平阳光的普照下,咱们很愉悦,但是,咱们却要深切记住沉痛的历史,不能忘国耻,从此刻开始咱们要刻苦领悟,严格要求自我,领悟科技文化知识,为祖国贡献自我的力量,这以为咱们敲响了一次警钟“落后就要挨打”只有祖国富强,中国才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从此,中国的胜利将是日本噩梦的开始。

南京,南京读后感篇7

历史,历经了沧桑的岁月,经受了风雨的冲洗,被亿万人传颂。它是见证友好、罪恶、繁荣、衰落的“目击者”。

在中国的历史上,曾有一段天昏地暗、血流成河、哀鸿遍野的历史事件——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13日,日寇占领南京后,开始了全城大扫荡,对南京和平居民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在持续6个星期的大屠杀中,我国同胞被杀害的达30多万人。其中,19万人被集体屠杀。他们杀人手段非常残忍,砍头、剖腹、挖心、砍剁四肢……令人不寒而栗。

令我记忆犹新的是那两个令人发指的残酷的画面:一日寇为实施奸污将一位中国妇女的婴儿毫不手软地狠狠地扔到地上,刹那间,婴儿的哭声全无,留下的是中国妇女撕心裂肺的尖叫声和日本野兽的奸笑声……另一个灭绝人性的日寇,由于奸污未成,端起刺刀,向一位中国孕妇的肚子刺去,把还未完全成形的胎儿从母亲肚子里挑出,挂在刺刀上,鲜血溅满了整个屏幕。

这是中国人的血耻,是中国人的仇恨。

纵观人类文明史,日本发动的这场侵略战争,其手段之残忍、残酷、灭绝人性,实属罕见,无数的生命痛苦地消失在日本侵略野心的枪口和刀口下。他们的这种行为,是对人类文明的挑战,是对和平的挑战,是对世界的挑战,全世界遭受了痛苦和死亡。发动侵略战争的罪犯应该得到严惩!但是,当今的日本右翼分子,他们仍不悔改,妄图篡改历史,掩盖侵略罪行,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南京大屠杀就像一根又粗又长的铁棍,给了我狠狠的一击!中国人蒙受了太多的耻辱!中国必须发展,必须自强!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中国人不可辱!血债要用血来还!我们将永远牢记着这笔血债!!”

大屠杀就是抹不去的铁证!历史就是历史,事实胜于雄辩,更何况还有如山的铁证!我要大声疾呼:“牢记血耻,勿忘国仇!”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乔布斯》读后感通用7篇

女老师的读后感模板7篇

爱,的教育读后感优秀7篇

雨的感想读后感7篇

稻盛和夫的读后感7篇

爱,的教育读后感7篇

论语读后感心得体会7篇

爱,的教育读后感推荐7篇

岳飞传的读后感最新7篇

西游记读后感心得体会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90193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